北極星核電網訊: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地處英格蘭西南部薩默塞特郡布里奇沃特小鎮(zhèn),和倫敦等富庶地區(qū)比,當地經濟明顯落后一截。在欣克利角附近工作的出租車司機菲利普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當地經濟發(fā)展緩慢和缺乏商機有很大關系。菲利普說,英法中三方達成核電站項目的協(xié)議令他和鄰居們很興奮。菲利普說:“你知道,新核電站項目已折騰了10年,如果再度擱淺,我身邊很多朋友就會放棄繼續(xù)留在這里生活的想法,因為就業(yè)機會實在太少,大多數人要么在政府部門或醫(yī)院、學校,要么就是去超市和小型工廠。原有的核電站運作提供了一些就業(yè)機會,而新核電站一經建起,對大家來說都是好事。”菲利普告訴記者:“核電站沒什么好怕的,中國也沒有什么好怕的,而英國要是自我封閉成為孤島,才是最可怕的。”
“政治考慮壓倒了新首相和她的顧問們的安全顧慮”。在英國媒體上,仍可見這樣的質疑。英國《泰晤士報》近日還報道說,一家由中國控制的公司向英國客戶出售100多萬套監(jiān)控系統(tǒng),準備安裝在機場、政府建筑、體育場和倫敦地鐵,這引起英國負責情報和國家安全的政府通信總部的擔心。一些英國學者和政客此時就會發(fā)出各種警告,提醒政府和民眾要防范中國的產品和技術。而就在英中核能合作峰回路轉時,其他亞洲國家也在積極尋求機會。由日本東芝公司和有著法國政府背景的機構共同組建的合資企業(yè)NuGen,一直為在英國北部坎布里亞郡建新核電站游說。韓國電力公司也有意參與該項目。而針對日韓等國積極參與核電項目開發(fā),英國媒體迄今為止沒有流露出任何質疑聲音,尤其是在安全問題上。談及英媒對中國有關的報道,英國核工業(yè)協(xié)會總裁格里提克斯認為“很大程度上就是在炒作”。格里提克斯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英國正營造一種充滿競爭但同時開放的核工業(yè)招商引資環(huán)境。他相信,在這個平臺上,任何一個國家都會被平等看待,英國政府不會也不應在挑選競標國上有區(qū)別對待,有先后之別。他從專業(yè)人士角度分析說:“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如果繼續(xù)拖延,英國將很難實現(xiàn)可持續(xù)發(fā)展。如果英國沒有新一代核電站,到本世紀第三個十年,英國很難達到國內和國際所規(guī)定的碳排放要求協(xié)議,也意味著我們將很難保證電力供應。特雷莎˙梅政府也非常清醒地看到這一點,這顯然是比其他政治因素更重要的。”倫敦國王學院中國研究中心主任凱利˙布朗告訴《環(huán)球時報》記者,在前往G20杭州峰會前,特雷莎˙梅政府顯然沒有一個一致的對華政策。布朗認為,中國作為英國的伙伴,可以幫助英國面對新的挑戰(zhàn)。
10月初,在英格蘭第二大城市伯明翰舉行的英國保守黨年會上,《環(huán)球時報》記者遇到保守黨華人之友組織主席、英國國會下院議員杰弗里˙布朗,他對未來英國加強與中國的合作表示樂觀。在他看來,欣克利角C核電站項目之所以幾經周折,是因為新政府認為在接手之后,節(jié)奏需要稍稍放緩一下,看看之前有什么問題,“現(xiàn)在看來,問題應該不存在了”。來自利物浦的保守黨黨員托尼˙凱爾德認為:“影響英中關系的最大問題仍然存在,那就是新政府的多數閣員其實對于中國現(xiàn)今發(fā)展的認識還是太少。他們多數人都沒有訪問過中國,他們對于中國的了解,很大程度上都來自所謂的顧問,這就是問題。”托尼從事跨國貿易十多年,在英國和中國兩地穿梭,自認為對中國的了解比很多政府顧問還要透徹。他表示:“我看到一些英國媒體談‘中國威脅論’,就覺得可笑。有的記者去中國工作沒多久,這么說實在很不負責任,或者說他們從一開始就是帶著偏見去采訪報道的??蓡栴}在于,他們的報道傳到英國,就會融入主流聲音。”
英國商人麥克貝去年9月隨時任財政大臣奧斯本訪華,其所在企業(yè)借助來自中國新疆一家企業(yè)的12億英鎊投資,著手開發(fā)英國北部多座城市的房地產項目。時隔一年,麥克貝和《環(huán)球時報》記者談起該項目時表示,“進展挺順利,新房也在陸續(xù)建造中”。他還開玩笑說,雖然英國選擇“脫歐”,新政府一度想叫停英格蘭北部的發(fā)展計劃,但老百姓還是要住房子買房子,這是剛需,所以他沒有什么顧慮。談到英中關系,麥克貝感慨地說:“好的合作伙伴,不是一夜之間就能找到的。合作與信任需要日積月累一起共事,才能認識對方,了解對方,知道彼此合作的利弊。如果英國人真的想在中國有所發(fā)展,或者讓中國資本來英國,那就要堅持和相互信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