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FT中文網28日報道,OPEC(石油輸出國組織)和俄羅斯將擴大石油供應以抑制油價,但有關這種增產措施的效果如何仍存疑問。
報道稱,根據OPEC與俄羅斯去年開始實施的一項協(xié)議,各大產油國計劃每日減少約180萬桶的石油供應,但減產效果超出預期,幫助推動油價在5月突破每桶80美元。減少石油供應的效果“太好”有三個原因。第一,由于遭遇社會和經濟危機,委內瑞拉產量崩潰。第二,安哥拉等其他成員國也在應對產量下滑,而在油價處于低位期間,油田的自然衰減率因投資不足而加快。第三,沙特阿拉伯等一些國家的減產力度超過協(xié)議要求水平。
事實上,油價在僅僅12個月期間上漲逾50%。報道稱,OPEC和俄羅斯正重新討論減產協(xié)議,俄羅斯和沙特官員可能會在6月22日下次正式開會時向市場增加最多每日100萬桶的供應。但增產細節(jié)仍未敲定,而且可能規(guī)模更小。
報道稱,OPEC可能決定,各產油國都應恢復現(xiàn)有供應協(xié)議規(guī)定的產量目標。由于委內瑞拉等國將無法做出回應,這將令石油日產量僅增加30萬桶。
此外,只有沙特、俄羅斯、阿聯(lián)酋和其他擁有富余產能的國家才能增加有限的供應,這些國家還要準備填補因美國退出伊朗核協(xié)議并對伊朗再度實施制裁后伊朗減少的產量。另一種選擇是要求擁有富余產能的國家填補委內瑞拉和其他有困難的國家留下的缺口。根據這種安排,石油日產量增幅可能會更接近100萬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