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wǎng)成都5月3日電 在四川省平武到九寨溝170余公里道路上,只有唯一的一座加油站。格學他是這座加油站里唯一的員工。一個人、一座站,這位白馬藏族的漢子以一己之力,撐起了周邊4個村15個白馬藏寨以及旅游過境車輛的用油。
十六年如一日,堅守深山加油站
2001年,中國石油白馬加油站竣工營業(yè),年僅26歲的白馬藏族小伙格學他,成為了白馬加油站一位年輕的加油站經(jīng)理。新站開業(yè)的前幾年,站上人最多時有12人,每天要加20多噸的油,為來往的800余輛車提供服務。
然而,白馬加油站地處的九環(huán)線黃土梁路段,每逢冬春季,大雪紛飛,滴水成冰,最低氣溫在零下20度左右。厚厚的積雪讓原本就崎嶇的道路變得更加難以通行。
2004年至2014年,整整十年,這間占地不到1000平方米的加油站里,格學他一個人,既當站經(jīng)理,也是加油員、安全員、保潔員。他每天早上六點鐘起床開始工作,安全巡檢、做清潔、為客戶加油……一直要忙到晚上10點。
格學他的妻子索美對丈夫這樣的工作方式表達了擔憂:“16年了,每一個春節(jié)除夕,都是格學他一個人在加油站里值守,有一次他忙得兩個月沒下山,頭發(fā)胡子長得跟個野人似的。他忙起來一天只吃一頓飯,我非常擔心他的身體。”
索美的擔憂并非沒有道理。白馬加油站地處高寒深山,冬春季有四個多月氣溫低至零下二十度,格學他煮飯是用冰雪化水,經(jīng)常吃的菜是腌酸菜,因為要吃新鮮蔬菜得到60公里外的平武縣城采購。長期吃干糧腌菜,工作又繁忙,鐵打的身體也遭不住。
2014年初,格學他多次感到身體疼痛難忍,但遇到天友公司開發(fā)王朗旅游項目,需要用油保障,格學他的病就一拖再拖。同年10月底,格學他突然胰腺炎發(fā)作,痛得死去活來,他連夜被送進了江油903醫(yī)院的重癥監(jiān)護室里,一住就是15天。用醫(yī)生的話說,這個白馬藏族同胞命夠硬的,這么嚴重再不入院可能要丟命的。
格學他大病初愈出院后,妻子索美也被公司聘至白馬加油工作,減輕了點丈夫的壓力。
大地震時火線入黨 小小加油站演繹生命奇跡
2008年5月12日,汶川大地震發(fā)生了。這是最讓格學他刻骨銘心的一段經(jīng)歷。
地震后,通信、道路中斷,白馬加油站雖然躲過一劫,但是成了孤島,與片區(qū)、公司失聯(lián)。惦記著同事們的安危,同時為讓上級領導及時了解災情,調(diào)整供油計劃并及時組織救災油品供應,格學他安排好站里的工作后,帶著銷售錢款、票據(jù),連夜出發(fā)徒步趕往平武縣城。
一個人,一雙腿,格學他一次次躲過滾落的山石,避開滑坡的危險,冒著頻頻侵襲的余震,艱難地向縣城挺進。荊棘刺破衣服,他顧不了;利石劃破雙腳,他不停下;天黑了,就在巖洞里升堆火取暖;遇見旅游車上被困的60多名乘客,他不顧安危投入到救護行動中。
5月15日下午格學他出現(xiàn)在平武縣城的同事們面前,將隨身攜帶的2萬多現(xiàn)金和各種票據(jù)交到了片區(qū)財務人員手中。匯報完工作,做好救災油品供給計劃后,格學他又踏上返回白馬加油站的路。一來一回120公里,格學他馬不停蹄。
大地震發(fā)生以來,白馬加油站從未中斷對外供油。源源油流從這里添加到抗震救災車輛設備,助力救援隊伍一次次演繹出生命救援的奇跡。2008年6月底,作為入黨積極分子的格學他,被批準火線入黨,他也在2008年度,被所在的中國石油四川銷售公司評為優(yōu)秀共產(chǎn)黨員和先進個人。
一個人一座站 守護臧家村落和工地
在白馬加油站周邊的藏族同胞都稱贊格學他為“曲勾度故”,藏語意為最尊敬、感激的人。
據(jù)介紹,格學他是土生土長的白馬藏族人,他8歲進入寨子里的小學讀書,班上只有8個同學。格學他初中時進入了平武縣中學的民族班,并于1992年考入了綿陽城的一所中專校學習。
格學他說:“以前沒有修加油站的時候,白馬山寨里同胞們的生活很艱苦,用一點油要跑到平武縣城去加,還要提前一兩個小時到寨門口等車,一來一回大半天時間就過去了。可以說,是中石油白馬加油站給我們送來了現(xiàn)代文明,現(xiàn)在寨子里做農(nóng)活都用上了拖拉機,很多家庭都買了汽車,開起了藏家樂休閑莊,生產(chǎn)、生活前所未有的方便。”
正是抱著守護寨子的信念,16年來,格學他撐起了平武到九寨溝170余公里道路上的唯一一座加油站,保障了加油站周邊4個村的15個白馬藏寨、九綿高速公路工程以及旅游過境車輛的用油。一個人、一座站,格學他在不到1000平方米的加油站土地上用自己的忠誠和擔當,十數(shù)年如一日的守寂寞、耐困苦,奉獻了自己的青春年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