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9日,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團九二期工程首臺盾構機始發(fā),開始向前掘進,這意味著工程主體結構啟動施工。“團九二期”指的是團城湖至第九水廠輸水工程的二期,建成后,本市沿北五環(huán)、東五環(huán)、南五環(huán)及西四環(huán)的輸水環(huán)路將全部變?yōu)榈叵路忾]輸水。
穿越8處特一級風險源
北京晨報記者從北京市南水北調辦獲悉,作為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團九二期承擔著向第九水廠、第八水廠、東水西調工程沿線水廠供水的任務。團九二期工程起點位于團城湖調節(jié)池,終點位于團九一期龍背村閘站,全長約4公里。
看起來全長只有4公里,施工距離不算長,但這4公里卻是安全風險大、技術難度高。北京市南水北調工程建設管理中心項目部部長劉峻偉介紹,這短短4公里中,有著眾多特一級風險源,通俗地說,這些風險源代表著施工時要面臨的最高級別“困難”。
劉峻偉說,在4公里的施工路線中,存在眾多的市政基礎設施,包括京密引水渠、清河、地鐵4號線、電力隧道以及污水、燃氣等市政管線,共有8處特一級風險源。“從盾構機始發(fā)處開始最近的800米內(nèi),就有深厚垃圾填埋砂石坑、軌道交通西郊線兩處特一級風險源”。
這處“深厚垃圾填埋砂石坑”是一個建筑垃圾坑,目前無法預測垃圾的構成、形態(tài)。更關鍵的是,以前從來沒有過穿越這類垃圾坑的施工,沒有可以借鑒的先例。
因此,團九二期成為首例盾構穿越“深厚垃圾填埋砂石坑”特級風險源施工的工程。為此,工程對地層情況進行了物探及人工挖探等詳勘作業(yè),多次邀請專家實地踏勘,從盾構機的選型、刀具配置等多方面“下工夫”,以保證后期盾構施工能“一路順利”。
輸水環(huán)路實現(xiàn)地下全封閉
大家都知道,北京城地底下有一條“輸水巨龍”——沿著北五環(huán)、東五環(huán)、南五環(huán)及西四環(huán)形成的輸水環(huán)路。這條環(huán)路一頭連接南水北調中線總干渠,一頭連接密云水庫至第九水廠的輸水干線,位于環(huán)路上的水廠都“坐擁”雙水源保障。
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有關負責人介紹,目前,團九一期工程部分還是地上明渠輸水,容易受到季節(jié)、天氣等因素影響,比如天氣寒冷情況下容易結冰。團九二期工程作為北京市南水北調配套工程中“一條環(huán)路”的最后一段,建成后將讓這條輸水環(huán)路真正連接成為“閉環(huán)”,封閉輸水后,輸水保障率和安全性都會提高很多。此外,團九二期工程還能保障團城湖調節(jié)池對京西安全供水的調蓄功能。
北京市南水北調辦有關負責人表示,團九二期工程的建設是貫通供水環(huán)路,實現(xiàn)雙水源保障的重要條件;是安全、可靠地利用南水北調來水向北京供水的關鍵工程;也是應對供水突發(fā)事件,提高北京市供水安全保障的需要。(記者 王海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