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6月中國原油進口量降至今年1月以來的最低值,主要是由于受到國內部分煉廠檢修的影響。由于近期的原油進口成本及庫存量偏高,需要后期進行消化,加之中國的原油剛性需求疲軟,戰(zhàn)略油儲的空間也已縮水,或令原油進口遭遇“瓶頸”。
中國海關公布的數(shù)據(jù)顯示:2016年6月中國原油進口總量為3062萬噸,環(huán)比下跌5%,同比上漲3.8%。6月份,中國原油出口總量為14萬噸,同比上漲250%。
2016年1至6月,中國原油累計進口總量為18653萬噸,同比上漲14.2%。1至6月,中國原油累計出口總量為122萬噸,同比下跌27.8%。
縱觀今年整個上半年,中國的原油進口量創(chuàng)下有史以來的最高記錄,累計進口總量達到了1.87億噸,同比上漲14.2%。從價格來看,6月中國原油的進口單價為每噸2093元,創(chuàng)下2015年12月以來的最高水平。
6月,俄羅斯從中國原油進口國第一的位置后退至第二,沙特再度超越俄羅斯成為中國最大的原油供應國。今年上半年,中國從沙特累計進口原油2646萬噸,同比上漲20.3%;從俄羅斯累計進口原油2629萬噸,同比上漲57.1%。
今年的低油價,是推高原油總體進口量的主要原因之一。此外,中國原油戰(zhàn)略儲備及民間儲備的蓬勃興起,也成為原油進口量放大的重要原因。不可否認的是,有越來越多的地煉獲得了使用進口原油的權限,山東地區(qū)成為中國進口原油的主要集散地。今年4月前后,青島港幾度出現(xiàn)了堵塞的情況,并維持了數(shù)周之久,主要是由于地煉的原油進口量激增,陸續(xù)到港的新租油輪超出了該港口的承載能力。當時在該港外停靠的油船,每日都在10艘以上。在該事件之前,有新聞報道說,載有400萬桶戰(zhàn)略儲備原油的兩艘中國油輪,已在青島港近海滯留兩個月無法入庫,原因系港口油罐庫存不足,造成油輪無法到岸卸貨。
有機構預測,今年四季度,中國的原油將會出現(xiàn)一定的下滑,一方面由于近期的原油進口成本及庫存量偏高,需要后期進行消化;另一方面中國的剛性需求疲軟,戰(zhàn)略油儲的空間也已縮水。
2016年6月,中國原油進口量按國別統(tǒng)計排名前三位的依次是沙特、俄羅斯和伊拉克,分別占進口總量的14.9%、13.4%以及12.1%。其中沙特和俄羅斯發(fā)生了異位,伊朗名次上移兩位排在第四,阿聯(lián)酋擠進了第十的位置。6月從俄羅斯進口的原油數(shù)量出現(xiàn)下滑,進口量為411萬噸,環(huán)比下降21.6%。
金銀島分析師認為,受美國石油鉆井增加、歐佩克及俄羅斯產(chǎn)量上升、中國需求減少等多重利空打擊,原本維持在45美元/桶至50美元/桶區(qū)間內震蕩的國際油價破位下行,供應過剩的憂慮揮之不去,市場氣氛趨冷,供需基本面有惡化趨勢,短期前景并不看好。由于前期國際原油市場維持震蕩走勢,中國地煉的利潤開始下滑,開工率也降至50%左右,中國原油進口需求也開始減少,6月中國原油進口錄得五個月來的新低,加上港口擁堵影響,未來中國原油進口需求或將下滑。
(作者單位:金銀島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