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石化以市場為導向,調整原料結構、產品結構、管理結構,全力挖掘裝置和管理潛力,實現在結構調整中創(chuàng)造更大價值。1~7月,高附加值產品產量和整體效益大幅增長,創(chuàng)2007年來的最好成績。
調整原料結構,讓產品生產更劃算
每周三早上,都是齊魯石化烯烴廠技術科高輝最為忙碌的時刻,她和同事要對乙烯裝置5種爐型,9種氣體原料、5種液體原料進行模擬測算,形成420組數據,并對這些數據生成的各原料邊際效益、產值、加工費用等結果進行匯總排序。
“這份數據是我們對原料結構進行調整的依據。”高輝介紹說,對紛繁復雜的原料進行排列組合,讓產品生產更劃算,是這項工作的意義。
消化上游煉油產品,為下游化工提供口糧,作為齊魯石化生產鏈條的樞紐,乙烯加工成本直接反映公司整體成本管控的水平。上半年,該公司噸乙烯成本創(chuàng)造歷史最好成績,在集團公司煉化企業(yè)中最低。
7月,該公司繼續(xù)發(fā)揮煉化一體化優(yōu)勢,開滿上游煉油廠輕烴回收裝置,通過“自產輕烴”和“外購輕烴”兩種方式相結合,全力開拓輕烴資源,輕烴投入比例24.75%,比上年同期增加4.03%,高附加值產品收率達60.15%。
1~7月,齊魯石化通過把控成本,煉油加工損失率、乙烯加工損失率等16項技術指標創(chuàng)歷史最好成績,噸油完全費用比上年降低47.93元,噸化工產品完全費用比上年降低130.11元。
調整產品結構,讓中高端產品取代大路貨
“加工并銷售氯乙烯單體,這在以前是無法想象的。”齊魯石化氯堿廠技術員柳松說,氯乙烯單體是生產聚氯乙烯的中間體,屬于傳統(tǒng)意義上的編外產品,而現在每天都有4~6車氯乙烯單體出廠,獲得可觀效益。
今年以來,齊魯石化踐行“縮短市場和現場距離”的工作理念,緊盯市場行情變化安排生產經營,出廠產品結構完全取決于外部市場的需求,讓價高利厚的產品搶占市場。
齊魯石化還優(yōu)化加工線路,圍繞“增產汽油、航煤、瀝青等高附加值產品”展開攻關,每周三晚上召開技術攻關會,制定500余項具體措施,通過改變流程,壓減柴油產量,保證增產汽油。7月,汽油生產牌號達9個,原油加工量完成109.01萬噸,創(chuàng)造歷史最高水平,上半年,柴汽比達到1.37,同比降低18.02%。
按照“基礎+高端+解決方案”的工作思路,齊魯石化密切產銷研用協作,實施“三大攻關”“八大措施”,從生產源頭抓起,讓中高端產品取代大路貨,合成樹脂、合成橡膠、有機化工產品山東市場占有率均提高至80%以上。
與此同時,齊魯石化不斷加大新產品的研發(fā)生產和銷售力度,成立6個攻關組,通過質量升級、市場調研、走出去培訓等方式,全力開拓外部市場,1~7月,生產新產品12.3萬噸,同比增加2.3萬噸,新產品比例達27.2%,在化工板塊排名第一。
調整管理結構,打造高效運轉、分工清晰新格局
今年以來,齊魯石化著力調整管理結構,穩(wěn)步推進公司各項改革措施,打造高效運轉、專業(yè)分工清晰的新格局,為創(chuàng)效增效打牢基礎。
截至7月底,齊魯石化已經完成公司機關“瘦身健體”,機關處室由25個優(yōu)化調整到15個,減少40%;內部科室由128個減少到78個,減少39%,形成高效運轉的新管理模式。
目前,齊魯石化完成14個專業(yè)的重組,涉及員工7400多人,打破了內部生產廠“大而全、小而全”的管理圍墻,形成“專業(yè)分工清晰”的新格局。今年,該公司發(fā)揮專業(yè)化優(yōu)勢,從上而下統(tǒng)籌管理,鼓勵“自己能干的活兒自己干”,實現盤活用工存量、降低成本費用、提高經濟效益的目標,各專業(yè)增加自主施工,減少了外包。1~7月,該公司“外包轉自干”業(yè)務節(jié)約費用600多萬元。
針對員工人數多、人工成本高的客觀情況,齊魯石化提出“立足石化,走出齊魯發(fā)展齊魯”的發(fā)展戰(zhàn)略,截至目前,共派出625人參與業(yè)務承攬,增效4522萬元。
1~7月,齊魯石化通過專業(yè)化、市場化、社會化改革,增效近3000萬元。在企業(yè)管理結構發(fā)生變化后,該公司重新修訂規(guī)章制度223項,完善業(yè)務流程407個,對549項細分業(yè)務逐一分解落實,進一步明確業(yè)務職責,構建了嚴密的制度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