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宗商品尤其是石油化工品龍頭品種——原油期貨一路狂奔過后,踩下“急剎車”:今年2月中旬以來,國際油價漲勢可謂是風頭無限,布倫特原油主力5月22日最高攀至80.5美元/桶,不過,上周四以來持續(xù)大幅調整。受此影響,國內化工板塊整體表現低迷,昨日瀝青、甲醇期貨跌幅均逾2%。
分析人士表示,沙特與俄羅斯計劃提議增加原油供應、美原油庫存意外增長及活躍鉆井數持續(xù)增加等是導致近期油價跳水的主因,也殃及國內化工品期貨及相關股票標的走勢。未來油市不確定性增強,也將成為后期化工品期貨及相關股票標的走勢的重要“指揮棒”。
原油“大哥”拖累化工期貨
今年2月中旬以來,受OPEC積極減產、原油庫存下降、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等眾利好支撐,國際油價高歌猛進,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自年內低點60.6美元/桶一路向上,并于上周二(5月22日)刷新年內高點至80.50美元/桶,區(qū)間累計漲幅高達32.83%;同期,NYMEX原油期貨主力也由56.93美元/桶攀升至72.9美元/桶。
然而,經歷短暫調整后,原油于上周四開始掉頭向下,并展開大幅調整。截至昨日記者發(fā)稿時,布倫特原油期貨主力徘徊在75.33美元/桶一線,跌1.49%;美國原油期貨主力交投于66.69美元/桶附近,跌1.75%。
“在油價處于高點之際,利空因素也在不斷累積,令上周油市風云巨變,油價也因此迎來持續(xù)上漲后的第一次大幅回調。”美爾雅期貨研究員徐婧表示。
銀河期貨研究所副所長李宙雷表示,引發(fā)近期國際油價下跌的導火索是沙特與俄羅斯計劃在6月OPEC部長會議中提議增加原油供應量至減產之前水平,從而引發(fā)資金的大幅撤離。此外,美國國內原油及成品油庫存意外增長也對油價下跌起到推波助瀾的作用。
拋開上述因素,廣匯能源投資發(fā)展部主管黃李強認為,前期油價不斷走高,也引發(fā)美國活躍鉆井數持續(xù)增加,進一步增添了市場供應壓力。
國內原油期貨同樣大幅下挫,周一(5月28日)主力1809合約盤中最低跌至近三周低位,盤終收報462.8元/桶,跌3.7%,領跌商品期市。化工品亦跟隨油價全面走軟,瀝青、PTA跌幅均逾2%,甲醇、橡膠、PP跌超1%,LLDPE、PVC分別收跌0.65%、0.3%。
A股方面,石油石化股價同樣表現不佳。數據顯示,周一中信石油化工行業(yè)指數跌1.04%,位居29個行業(yè)指數跌幅榜單第六位。
化工品唯原油“馬首是瞻”
原油作為化工品的源頭,其波動往往會牽引產業(yè)鏈上相關品種的走勢,但原油與化工品價格之間的關系不一而足,因具體品種而有所區(qū)別。
“一直以來,原油作為產業(yè)鏈的傳統龍頭,下游化工品唯原油‘馬首是瞻’。”徐婧表示,原油主要從兩個維度影響國內化工品走勢:一種是短期大幅波動帶來的市場氛圍影響,另一種則是從長期成本端變化角度帶來的影響。
李宙雷表示,毫無疑問,油價下跌會拖累國內化工品價格重心下移,但不同品種因各自基本面不同而有所差異,油價只是從成本端影響化工品走勢,各自的供需基本面變化才是決定其價格走勢的關鍵。
從相關性對比來看,黃李強表示,國內化工品與原油有著很強的相關性。其中,相關性最強的是瀝青,因為瀝青是原油的直接下游。之后是PTA,由于價格長期圍繞成本線附近運行,因此對于油價的反應也較為敏感。LLDPE和PP由于有煤制烯烴和石化挺價的存在,和原油的相關性要差于瀝青和PTA。至于甲醇和PVC,由于國內主要以煤制為主,因此與原油的相關性更差一些。
徐婧也認為,與原油價格相關性最大的當屬瀝青與PTA,兩者與原油的相關性系數都在0.8以上,這也和產品自身的產業(yè)鏈有著密切關系。瀝青是原油常減壓蒸餾后的殘渣,PTA則是由原油-石腦油-PX產業(yè)鏈的產物;而隨著煤制甲醇、煤制烯烴產能的大幅投放,甲醇、聚烯烴這些產品與原油的相關性相對弱化,因此,化工品芳烴、烯烴產業(yè)鏈走勢分化較為明顯,能化板塊內的結構型機會則備受關注。
掘金后市化工品投資機會
未來,原油價格將如何演繹?
“未來對油價起決定性影響的仍在于供應端。”黃李強表示,首先,6月份的OPEC部長級會議結果如何,將會直接決定著下半年全球原油供應過剩還是緊缺。其次,美國增產之后,由于港口設施出現的瓶頸造成的出口問題難以在短時間釋放將會成為影響油價的另一個重要因素。
“多空兩大陣營的博弈仍是決定今年油價走勢的主基調。”徐婧則表示,原油庫存水平是直接反映博弈效果的指標,也是影響油價的主因。短期來看,OPEC6月22日會議的態(tài)度及委內瑞拉產量變數將成為市場的焦點。在伊核問題的緩沖期之后,美國對伊朗的制裁程度也將影響到伊朗的原油產量,進而對油價產生影響。
又會對化工品市場帶來怎樣的影響?
李宙雷認為,經過這一輪調整之后,未來油價或會以較為溫和的姿態(tài)震蕩上漲,對化工品的成本來說將會形成相對偏多的影響。
從大的趨勢來看,黃李強認為,隨著全球原油需求的不斷上升,未來全球供需將會逐漸恢復平衡,油價整體的升勢已經確立。不過,短期內,由于美國產量持續(xù)增加,OPEC限產協議也將松綁,油價階段性下行走勢將會延續(xù)。如果油價回調幅度有限,國內化工品價格或會小幅走弱,但如果油價大幅回調,對化工品形成系統性的影響,則會進一步拖累油價表現。
在徐婧看來,在多空云集的原油市場上,當前庫存水平處在相對低位對油價有一個較好的支撐,俄羅斯和歐佩克改變主張的原因在于石油庫存快速下降、美國退出伊朗核協議后對供應的擔憂以及委內瑞拉產量下降。因此,如果庫存持續(xù)下滑,OPEC改變主張是大概率事件,而如果油價再度下滑到60美元以下低位水平,也將會引起OPEC再度減產。預計下半年油價將更多維持偏強走勢下的寬幅波動。預計美油的價格中樞將會圍繞70美元一線波動,在二季度末、三季度初回調后,后期可能在60-80美元區(qū)間內偏強上行。從內盤化工品多空強弱關系上看,預計下半年PTA>甲醇>PP>塑料。
A股方面,國盛證券分析師認為,短期油價回調無礙景氣化工子行業(yè)盈利持續(xù)向上,繼續(xù)看好周期景氣龍頭、民營大煉化和新材料高成長三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