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外媒報道,批評人士將在北極圈內一個俄羅斯小鎮(zhèn)的漂浮核電站稱為是“冰上的切爾諾貝利”。現(xiàn)在還沒有足夠的信息對這座核電站進行具體的風險評估,不過據了解這個核反應堆已經為潛艇提供60多年的動力。
這個被叫做Akademik Lomonosov的浮動核電站自2009年開始建設。而在當地時間周六,這個由俄羅斯國營的核能公司Rosatom的核電站展開了自己的首次航行?,F(xiàn)在,它正在慢慢地從圣彼得堡駛往摩爾曼斯克鎮(zhèn)。今年秋季,它的兩個反應堆將被點燃。
根據Rosatom的新聞稿了解到,等到2019年夏天,Akademik Lomonosov將前往佩韋克鎮(zhèn)然后為那里10萬人提供足夠的電力。Rosatom指出,駁船上的兩個反應堆可以產生高達70兆瓦的電力。俄羅斯核能研究所負責政策發(fā)展與公共事務的副總裁John Koteck稱,這樣的數量級大約是美國一個大型商業(yè)反應堆的7%。
然而提出“冰上的切爾諾貝利”的綠色和平組織卻對此表示擔憂,他們害怕反應堆將危及到環(huán)境而且它似乎并沒有得到足夠的監(jiān)督。人類發(fā)展到現(xiàn)在已經見證了數起極具毀滅性的核事故,1986年的烏克蘭切爾諾貝利爆炸、2011年的日本福島核電站泄漏等等,都給周圍的環(huán)境和居民造成了極其可怕的傷害。
另外,使用漂浮核反應堆供電的想法實際上運行起來并不那么簡單。1982年,美國海軍就曾在颶風摧毀了夏威夷電力系統(tǒng)后提出過用核潛艇為考艾島提供電力的想法。小布什時期核能監(jiān)管委員會負責人、現(xiàn)德克薩斯大學副校長Dale Klein指出,然而要在公開水域設計一個安全的核反應堆并不容易。通常情況下,陸地核電站的核芯都會包在一個由鋼筋混凝土建造的圓頂下,如果管道發(fā)生破裂,那么所有原料都將繼續(xù)保留在這個安全殼內。而當移步到一個移動的海上核電站,情況可能就完全不同了,它需要考慮到管道破裂后將如何安全處理的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