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澳洲煉焦煤價格暴漲,澳洲礦商與日本鋼廠季度談判僵持不下,世界上最大的煉焦煤出口商必和必拓公司(BHP Billiton)似乎成了加速季度合同議價終結的推動者。
必和必拓大部分的煉焦煤按照指數進行現貨交易而非合同定價,因而期貨界紛紛傳言,必和必拓將成為新加坡交易所(Singapore Exchange)的“做市商”,有效地保證交易商們的參與熱情。
必和必拓對其進軍期貨市場的計劃未做評論。但新加坡交易商稱,多數市場參與者希望必和必拓本月進入煉焦煤期貨市場,并且他們已經做好準備迎接交易量增長。
據澳洲媒體報道,近日,日澳悉尼談判后,博地能源(Peabody Energy)與新日鐵(Nippon Steel)最終敲定第四季度煉焦煤合同價為200美元/噸。相比第三季度92.5美元/噸的價格大漲117%。
自今年1月以來,澳大利亞煉焦煤現貨價格大漲155%至213美元/噸,這使得日本鋼廠不愿意按以往的慣例,依據現貨價格確定下一季度的合同價。
對于昆士蘭、新南威爾士礦商以及聯邦政府而言,合同價過低無法反映價格上漲的影響,而合同定價過高,則日后煤價下跌后日本鋼廠將損失慘重。
盡管日本鋼廠極力希望合同價定價160美元/噸,而英美資源還是希望能夠依據現貨價格確定合同價。
新交所大宗商品研究主任艾德里安·倫特(Adrian Lunt)說,日本鋼廠和澳洲礦商之間的議價僵局表明,當前合同議價體系未能反映市場價格,對于當前市場來說意義不大。
“很顯然,我們正處于煉焦煤市場標志性時期的風口浪尖,發(fā)展勢頭搖擺不定,但更傾向于向以指數定價過渡。”倫特說。
“煉焦煤價格趨勢已經體現到現貨市場,近幾年季度合同議價基本上都是依據現貨價格而定。”
當然,向指數定價和更多期貨交易的方向過渡將對新交所更有利。
鋼鐵指數公司(Steel Index)鋼鐵主管提姆·哈德(Tim Hard)表示,在現貨市場上實行雙向交易可增加期貨交易量,9月份期貨交易量僅為2.2萬噸。“盡管市場迫切需要透明的價格風險管理工具,但煉焦煤市場還從未有過任何做市商。”他說。
哈德說,業(yè)內預期很高,一些貿易商和銀行希望采用自主貿易或客戶交易,更多期貨交易將使季度議價終結。
“季度議價體系面臨壓力,價格風險居高不下,現貨供應合同與金融合同之間的基礎風險機遇將被消除,其結果可能是爆炸性的。”他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