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樓里接出的電線搖搖晃晃
昌平區(qū)瑞琪家園24號樓的樓前空地成了一些居民的“個人領地”,原本寬闊的公共空間被蓋起一座座小平房,有的居民竟然從自家接出條條電線。這讓樓內居民看得心驚肉跳。
現狀:樓前樓后全是違建
昨天中午,記者來到瑞琪家園24號樓,這是一棟塔樓,環(huán)繞著這棟塔樓,竟然建起了20多間小平房,有的房子周圍還圈上了鐵柵欄。記者注意到,這些小房有的是用磚頭壘起來的,而更多的房子則是由塑鋼板搭建的。小平房的面積大概在10平方米左右,大部分都安裝了防盜門。
“不少房子運來時就自帶門窗,整體做好了往院子里運。”居民劉先生告訴記者,這些彩鋼板房都是直接做好后用卡車運來的,而且搭建這些小平房的都是樓里的住戶。“按理說,蓋違建應該偷偷摸摸吧,人家不,直接大白天明目張膽地用卡車拉來就安裝,而且越來越多。”讓劉先生感到氣憤的是,最近短短兩天時間,24號樓下竟然蓋起了六間小平房。
劉先生說,搭建小平房已經有一兩年的時間,剛開始只有幾戶居民偷偷地蓋起了小房,可能是看到沒有相關部門來管理,大家的膽子也越來越大,最近蓋違建房的情況愈演愈烈。記者注意到,這些小平房見縫插針地蠶食著居民樓周邊的空間,有的距離居民樓只有一米多的距離。
隱患:從樓上拉來電線
更讓劉先生感到揪心的是,這些如同雨后春筍般冒出來的小平房是靠居民私接電線來供電的。記者圍著24號樓走了一圈,發(fā)現有近10間違建房的供電是靠居民樓的窗戶里拉出的電線來供應的。這些長長的電線粗細不等,懸掛在空中,一陣風吹過來,電線在空中搖搖晃晃。而最長的一根電線,竟然是從10層樓的窗戶里拉出來的。在靠近24號樓西南角的二層樓,如同孩子胳膊般粗細的水管從窗戶里伸了出來,直接向樓下的小平房供水。
分析:蓋平房出租收錢
記者注意到,不少違建房都是大門緊閉,窗戶上也都拉了窗簾。劉先生告訴記者,住在違建房里的,有的是無照商販。“我曾親眼看到一個賣雞蛋灌餅的,推著小車從違建房里出來去叫賣。”劉先生說,現在樓前樓后的違建房越來越多,除了影響周邊的環(huán)境,也給樓里居民的消防安全帶來了隱患。“別的不說,這些違建房大多是彩鋼板搭建的,薄薄的鋼板下夾著厚厚的塑料泡沫,一旦著起火來,多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