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文學家在8月下旬發(fā)現(xiàn)了2I/Borisov彗星。圖片來源:D. Jewitt (UCLA)/ESA/NASA
中國科學報訊天文學家首次在我們的太陽系中發(fā)現(xiàn)了水的痕跡,而它來源于太陽系以外的其他地方。這些來自外星系的水似乎正在從一顆名為2I/Borisov的彗星上噴出,后者則正處于從星際空間飛向太陽的旅途中。
德國加興歐洲南方天文臺天文學家Olivier Hainaut說:“那里有水——這很酷,這太棒了。”他表示,這個發(fā)現(xiàn)并不讓人感到奇怪,因為大多數(shù)彗星都含有大量的水。但是在一顆星際彗星上確認水的存在卻是向著了解這種物質(zhì)如何在恒星間流動邁出的重要一步。
Adam McKay是馬里蘭州格林貝爾特市美國宇航局戈達德太空飛行中心的天文學家,他領(lǐng)導的團隊日前在arXiv預印本服務器上報告了這一發(fā)現(xiàn)。
自從8月30日Borisov彗星被發(fā)現(xiàn)以來,天文學家就一直熱切地追蹤著它,因為這顆彗星的軌跡表明它來自于外太空,而不是像大多數(shù)彗星那樣來自外太陽系。
Borisov彗星圍繞著一顆遙遠的未知恒星而形成。數(shù)十億年前,一定是有什么東西把它踢出了軌道,并將其送到了這里。這是天文學家繼2017年的Oumuamua彗星之后發(fā)現(xiàn)的第二顆星際天體。
McKay和他的同事在新墨西哥州的阿帕奇點天文臺用3.5米的天文望遠鏡探測了Borisov彗星反射的太陽光。
10月11日,研究人員在來自這顆彗星的光譜中發(fā)現(xiàn)了一個明顯的氧信號。盡管彗星可以通過幾種不同的方式產(chǎn)生氧,但研究人員說,最可能的解釋是彗星上的水被分解成氫和氧。
科學家將彗星上的水含量與氰化物含量進行了比較——其他研究人員此前曾報道過氰化物含量。結(jié)果表明,Borisov彗星上的水和氰化物比例與太陽系彗星的比例相一致。這進一步證實了科學家的觀點,即盡管Borisov彗星來自一個不同的恒星系統(tǒng),但它與大多數(shù)太陽系彗星并沒有那么大的不同。
馬里蘭大學帕克分校天文學家Matthew Knight說:“到目前為止,所有的跡象都表明這種情況并不罕見。”
Borisov彗星將在12月初飛過太陽。當它靠近太陽時,后者的熱量將使彗星變暖,并導致其彗核噴出氣體和塵埃。天文學家預計在未來幾周內(nèi)會看到更多的水和其他分子的跡象。
“這個領(lǐng)域幾乎每天都在變化。”Hainaut說,“這是實時的科學。”
天文學家之前于2017年10月19日在夏威夷毛伊島使用PanSTARRS-1望遠鏡發(fā)現(xiàn)了Oumuamua彗星。在數(shù)小時內(nèi),他們就已判斷出該天體的軌跡與其他已知天體不同,表明闖入者一定來自太陽系以外的地方。在夏威夷語中,“Oumuamua”的意思是“一位來自遠方的信使”。而隨后的研究顯示,它可能是首個從星際空間來到太陽系的訪客。
對Oumuamua彗星軌道的仔細觀察顯示,隨著其在太空中穿行,該天體正在以比預期更快的速度被推向遠離太陽的方向。那可能緣于冰——在加熱后會向太空中噴射氣體。這恰恰是彗星而不是小行星的特征,盡管Oumuamua彗星從來沒有展示過伴隨大多數(shù)彗星的由氣體和塵埃構(gòu)成的“光輝”的尾巴。
在考慮了其他可能的解釋后,研究人員得出結(jié)論,這種效應來自于同彗星類似的釋氣。當Oumuamua彗星接近太陽時,它開始受熱,同時冰冷的內(nèi)核開始融化。這一過程釋放出的氣體進入彗星表面并向外噴射,從而給該天體提供了推力。(趙熙熙)